打开
关闭
当前位置:猪猪岛小说网 > 潜鳞传

第3章 不速之客

潜鳞传 | 作者:不武 | 更新时间:2016-03-21 10:44:43


(快捷键:←) 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 (快捷键:→)我要报错】【 推荐本书
推荐阅读:
秋天的夜总是冷得很快,刚一入夜,小梅坳里的岚风就已带着浓重的凉意,除了夜空的星星点点,就只有西山坡上的一座石屋里还透着灯光。

  石屋里东西不多,甚至很简陋,但却十分的整洁,一尘不染的地面和桌椅,看不到一点蛛丝的墙角旮旯,叠成豆腐块般的干净被褥,最显眼的还是一张摆满了各色书籍的小书架。

  一看便知这石屋的主人爱读书。

  是的,杨不武正端坐在木桌前,手上正拿着一本小书册,木桌上则放着几本叫做《灵种志考》、《法阵浅述集要》、《兽妖志》的书籍。

  坳里寂静无声,除了西山坡的半亩灵谷,其它灵谷在下午都已采摘完毕,灵种师们押送着灵谷都去小梅庄了,今夜都不会再回来。

  抬头看了一眼窗外的灵谷,杨不武脸上露出一抹期待之色,“明日一早就可采摘了,大元和小珂也会过来帮忙,真是好久没见到他俩了。”

  “清肠稻是地阶下品灵谷,烹制出的灵食,婶娘吃了,身体也会更好些。”

  “再拿一些去换银钱,等给婶娘的攒够了钱,明年就能去宗门应试了。”

  想到这些,杨不武不禁会心一笑。

  秋风透过窗缝钻来石屋,他的思绪被松油灯东倒西歪的火苗打断,忙拨了拨灯芯,待灯光恢复明亮之后,目光也落在了手上一直拿着的小书册上面。

  书册只两个手掌般大小,黄色的封皮不知用什么兽皮制成,布满了不规则的兽纹,显得十分古旧。

  杨不武熟悉地将书册翻到其中一页,薄如蝉翼的页面上清晰地画着一棵植物,植物下面还有数行注释,正是清肠稻,他能在低阶灵田里种出更高阶的清肠稻,正是得益于这本书册。

  这些字都是父亲亲笔所写,而这书册正是父亲的两件遗物之一,跟在身边已有六年,婶娘将书册交到他手上时就说过,这是父亲的笔记。

  笔记分为四个部分,第一部分图文并茂地记录了各种灵田、灵谷和灵药,第二部分则记载了各种灵食的烹制方法,第三部分则是三门灵修功法,最后一部分则是简短的游记和几幅不知画着何处的地图。

  里面的内容杨不武已是看了无数遍,早已深深地印记在了脑海中,就像是秋风里的落叶在脑海中掠过,想看哪些,轻轻摘下一片就是。

  天行灵种术,天阶低级,灵种功法。

  斗转灵烹术,天阶低级,灵烹功法。

  吐故纳新诀,人阶高级,灵气吸纳功法。

  杨不武正是以吐故纳新诀跨入灵修门槛,又以天行灵种术成为灵种师,以斗转灵烹术成为灵烹师。

  每次翻动着这笔记,杨不武都会发出同样的感慨,种灵田,烹灵食,衣食无忧,安度一生,这也许就是父亲为自己设计好的人生吧,因为这笔记中没有记载任何战斗的功法。

  然而,就和所有热血的灵修者一样,他自己并不这样想,这种日子很安逸,但不是他想要的,他想去看灵修世界千岩竞秀,万壑争流的风景,想和那些传说中的大灵修者一样,攀上那十二座高山。

  灵修十二境界,灵者、灵士、大灵士、灵师、大灵师、大玄灵师、大聚灵师、大御灵师、大通灵师、地灵圣师、天灵圣师和仙灵圣师,就似十二颗火种,早已埋在了他的心里。

  杨不武收回思绪,将笔记放好,又拿出了一幅卷轴放在桌上。

  卷轴已经泛黄,很古老的样子,比寻常的卷轴要小很多,高不过一尺,展开后的长度也不到一丈,左右两端皆有残破的痕迹,显然是一副残卷。

  看似不起眼的卷轴在展开后却发生了惊人的变化,石屋内所有的东西都骤然一变,桌椅板凳,杨不武的身体,甚至摇曳的灯火,都突然失去了色彩,成了黑白两色。

  在杨不武的意识中,那幅卷轴开始很不真实的虚化,然后无限的放大,仿佛整个人都走进了卷轴中的黑白世界中。

  和他以往所见一样,眼前的卷轴由无数的不规则的墨线、墨点组成,但又看不真切这些墨线墨点组成怎样的图案,待他注视了一处角落许久,就要看出一座高山的虚影时,胸腹中便生出一阵烦恶,呼吸一片紊乱,仿若要窒息过去,不可抑制地便将卷轴合起。

  杨不武坐回到椅子上,长吁了一口气,脸色已是一片煞白,实际上他今日看这幅卷轴的时间比以前已经长了许多,几年前他看这幅卷轴时,仅仅能坚持数息时间,便已难以忍受。

  这幅卷轴是他父亲的另一件遗物,就连婶娘也不知道这卷轴到底是什么,十几年前,当他父亲将他和两件遗物交到婶娘手中后,就匆匆离开了,从此杳无音讯。

  ……

  石屋外静寂一片,石屋内辗转反侧声不断,想着明日一早就可以见到两位发小,杨不武便难以入眠,于是取出一件夹袄披在身上,便走出了石屋。

  月色如洗,繁星悬于天穹之上,点点光斑如同棋布,杨不武借着月光细细查看着清肠稻。

  “若有机会种植涌灵潭边的地阶下品灵田就好了。”

  想到这,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向坳底的涌灵潭望去。

  小梅坳距渔阳镇西二十里,往北五里就是东颐湖,据《渔阳志》记载,东颐湖底有一处灵脉,其内的灵气千年前不知何故被活水引流至小梅坳成了一口泉眼,泉眼日夜涌泉,岁月日久就有了一洼涌灵潭。

  忽地,他的眉头微微蹙起。

  一道灰色人影出现在了他眼角的余光里,这道人影从坳口方向处出现,在潭面上快速地掠过,只数息之间就消失在了涌灵潭的另一侧。

  杨不武神情骤凛,他下意识地想起了月初发生的镇东劫案,但这念头在他脑中只停留了一息就被他否定了。

  月初被劫的是足足两百石灵谷,仅仅是地阶上品的小仙稷就有一百石,小梅坳剩下的这半亩灵田最多产出两石清肠稻,还要等到明早才会完全熟透,加上劫案发生后镇周守护甚严,劫谷者不可能冒险来抢这点没熟透的清肠稻吧。

  “那会是谁呢?坳里众人都押送灵谷去了,今夜不会回来,坳口结庐而坐的那些散修又无法破解法阵禁制,也不可能进来。”

  杨不武低头沉思,那人能在潭面上飞掠,自然是一位灵修者,贸然靠近会十分危险,但又不可能坐视不理,犹豫了一会,他还是决定去探查一下,远远看上一眼总是无妨的。

  在小梅坳生活了三年,对坳内的环境早已熟络无比,他慢慢地俯下腰身,沿着西山坡山脊旁的沟壑向那灰影消失的方向缓缓走去,越走近涌灵潭,他的身体躬得越低,脚步也更加轻盈。

  不多时,杨不武终于停了下来,他视线前方极远处是一座马厩,旁边正站着一位身材瘦高的灰衣人。

  杨不武屏住呼吸,蹑手蹑脚地又走近了一些,然后蹲下身来钻进了一处稻垛里,他从稻垛里面向灰衣人方向拔开了一点稻叶,留出足够的视线空间保证自己可以清楚看到前面的情形。

  难道这灰衣人不是在等人?”

  半刻时过后,除了灰衣人,马厩旁仍未有见第二个人出现。

  漫长的等待太过难熬,何况还是躲在暗处偷窥,杨不武一动也不敢动,努力地让自己的呼吸平缓一些,生怕发出任何的响声。

  他现在连一境灵者都还未修到,面对眼前这位能在潭面上飞掠的灵修者,如若真被发现,十之八九是见不到明早的太阳了。

  时间缓逝,寂寥的山坳里终于有了人语。

  “查清楚了吗?”

  一道冷冽的声音从空中悠悠传来,跳跃的鱼儿被惊吓地潜回潭底,稻垛里咿呀作响的秋虫被惊地四散。

  杨不武心中一惊,努力地睁大眼睛,透过稻垛里的缝隙,看见灰衣人微微欠身,双手作揖行礼,但却没有发现发声之人身在何处。

  “查清楚了。”灰衣人恭敬答道。

  “查清楚了就好,十年了,不容易。”人语声继续响起,又顿了顿,才继续说道:“这老妖幻化成人,来去不定,能查清楚确实不易。”

  稻垛里的杨不武越发疑惑,心想附近并无他人,难道这钟鸣之声是从空中传来的?

  便在此时,一个红色圆盘自空中悄无声息地落下,在距灰衣人数丈远,距地面一丈高时骤然停住,那圆盘之上竟然还盘坐着一人。

  看着眼前的画面,杨不武深吸了一口气,紧了紧拳头,才发觉手心已是微湿。

  圆盘上那人身形魁梧,但看不清样貌,他抬头看着夜空,过了十数息后右手微动,一个黑色盒子从他宽大的袖口中飘飞到灰衣人身前。

  灰衣人自始至终都微欠着身,恭敬地接过黑色盒子。

  “一定不能失手,盒中之物,务必布置妥当。”

  话音刚落,圆盘骤然泛起一道红光,在空中划出一条暗红的弧线后,便消失在夜空中。

  嗖的一声,灰衣人化作一道灰影向着坳口方向飞掠而去,锃锃锃锃,他在潭面上只轻点了几下,就轻盈地越过了涌灵潭。

  过了半响,杨不武方才从稻垛里钻出来,依然看着那圆盘飞遁而去的方向。

  “竟然是飞遁灵器!”

  杨不武喃喃自语,急促的呼吸过了很长时间才重新变得平缓。

  能拥有一件飞遁灵器,可说是每一位灵修者的梦想,但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,也仅仅是梦想而已,他想起了在坳口结庐的那些散修,每每谈论起飞遁灵器时都是口沫横飞的样子,没想到自己今晚却真的见到了。

  “那驾驭飞遁灵器之人到底是什么人?”

  “他们又要去做什么事情,竟然筹划了十年之久”

  “为何他们能突破法阵禁制,进得了小梅坳?”

  借着月光,杨不武缓步向石屋走去,一路上表情凝重,思忖而不得其解。

  ;
潜鳞传最新章节http://www.zzdxss.com/qianlinchuan/,欢迎收藏本书
(快捷键:←) 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 (快捷键:→)
新书推荐: 穿书后她成了全民女神时间循环:开局就被六扇门抓捕仙府种田修仙界的唯一御兽师开局直播毒鸡汤,差点笑死观众重生后我嫁了未婚夫的皇叔仙子,请听我解释太古神尊让你卧底,没让你嚣张到当大佬村里修仙,我有喷宝瓶